来源:青草坡文学网 时间: 2021-01-09
(一)任命
时值深秋,冷月淡淡,凌风习习,红叶片片落,一如那凋零的残梦,冷淡,凄迷。很多人都不喜这个时节所散发出的颓败气息,因为它缺乏热情积极的正能量,难以为心存希望,怀揣梦想,肩负责任的人儿,带去生活的动力。而对于少数人来说,这个时节却是属于他们的。并非是他们消极悲观,而是当生活已黯淡,当灵魂已苍白,当任何事物都无法勾起他们的热忱时,这个时令的萧瑟气息,反而会让那几近麻木的心灵,有所感触,有所清醒。
纳兰自宫中辞别了深爱的惠儿表妹后,顿时看清了命运的反复无常。原来,命运给你编排了欢聚,定会在某个人生的渡口,让你饱尝悲离;当命运赐给你一笔财富,也定会毫无预兆地,在另一处夺去你的心爱之物。有时,我们就像是一个自以为主角的戏子,在一场场得失荣辱,离合悲欢中决然地演绎着自己,可到头来,也只不过是命运编排下的一粒微尘罢了;有时,我们又像是一个盲目的消费者,拿着青春典当财富,又拿着财富交换幸福,可蓦然回首,却发现,自己从未真正地拥有过什么。
明白了这些,纳兰顿觉生活失去了意义。纵使他拥有令人艳羡的家世和才情,但因此便要收回他和惠儿的爱情,他宁可舍弃现有的一切。可为什么命运总是这般狠心绝情,从来不问人们需要什么,只管一味地施加和掠夺!犹记得那天,离别在即,当惠儿的倩影渐行渐远时,他悲恸,心殇,挣扎,绝望,但最终还是不得不为那冰冷的责任和家族的使命,选择隐忍,选择屈服。
他向池中采了一支凝着秋露的芙蓉,交给了表妹。“知道今生,知道今生那见卿。珍重别拈香一瓣,记前生。”他知,自此一别,虽只隔着一道宫墙,但今生,再难与卿相见。也许惠儿不知,当他见到她的第一刻,就将一朵出尘淡雅的芙蓉植在了内心深处,用真心浇灌,用灵魂涵养,直至绽放出她清灵的模样。而现在的他,已经不能带给惠儿任何幸福,亦没有资格再去照顾这枝芙蓉了。也许,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将它归还给惠儿。只是,这枝芙蓉已在他的内心深深扎根,拔去它,也便拔去了自己的心。
光阴弹指瘦,纳兰与表妹一别便是两个春秋,而此刻,于纷纷落叶中把酒的他,也只不过是一个失了心的躯壳罢了。他的生命,早在那天,便已陨落。一切的幸福和欢愉,都已被尘封在了那段与惠儿相知相伴的“前生”里。只是,在这万木枝凋的暮秋时节,他那空洞的内心,为何还会滋生出不尽的愁绪,他那苍白的灵魂,为何还会泛起彻骨的寒?“难逢易散花间酒,饮罢空搔首。闲愁总付醉来眠,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,”不知何时,他迷恋上了酒精的味道,没错,他要不断地麻痹自己,他要让自己完全地醉去,这样,就不会想起昨天的往事,不会想起那段尘封的“前生”了。
纳兰本就体弱,又加上饮酒受寒,心气不畅,致使他初犯了寒疾。而这种病,一旦发作,全身血液就会如冰块般,寒冷刺骨。其实,真正冷的,又何止是纳兰的身呢!恐怕,他的心,会更冷。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的纳兰,一病就是数月。然,就在纳兰形容最憔悴的时候,命运的转机再一次降临。康熙皇帝下旨,将两广总督、尚书卢兴祖的女儿卢氏指给他。而这一年,纳兰容若二十岁,卢氏十七岁。北京治疗癫痫好的医院?p>
接到圣旨时,纳兰明珠夫妇非常高兴,一则因卢兴祖之女卢氏,是有名的倾城才女,性情淑婉,让她做自己的儿媳,再合适不过。再则因惠儿的事,纳兰脸上难见欢颜,且这次大病初愈,正好可以为他冲冲喜,让他彻底走出阴霾,重新振作。而此刻的纳兰,心中却是千种滋味,他虽决定尘封前尘过往,但他实在难以接受另外一个女子。曾经,他为了皇帝的一道圣旨,为了肩上的责任,错失了深爱的惠儿,悔恨至今;而现在,他怎能继续隐忍,娶一个自己不爱的女子,伤害了自己,也辜负了别人呢!
然,纳兰心中仿佛又有些期待和莫名的忐忑,也许这样可以让自己有个崭新的开始,抑或他的妻子可以让他找回曾经遗失的爱也未可知。“旧恨新欢相半。谁见?谁见?珊枕泪痕红泫。”纳兰就在这旧恨和新欢,期待与无奈中挣扎徘徊,他的心,就像被一张无形的网捆缚着,压抑到窒息,又煎熬到岑寂。终于,他还是决定接受命运的安排,接受这桩婚事,以全新的状态投入生活。与此同时,大婚之日,也即将来临。
也许你曾许下执手一生的人,只是你的一个红尘过客而已,而你无心的一次邂逅,才是你最终的归宿。我们总是想做命运的主人,却奈何,人生之路充满了未知与舛错,当我们感到身心疲惫,迷茫无措时,终究还会选择,任命!
(二)相知
每个人都想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,以为这样就可以彼此相伴,不诉离殇,却奈何,黯然地离别从来不会就此消失,即便两颗相爱的心可以突破空间和距离的阻隔,但依旧有种叫相思的物什,会让那不离不弃的心,滋生出不尽地离愁别绪。“无情不似多情苦”,也许,让自己做个寡淡无情的人,就不会再承受那悲恸的离别和刻骨的相思了吧。只是,又有几人能够六根清净,无动于衷地行于红尘陌上呢!
纳兰在卢氏未过门前,一直沉浸在失去表妹的悲恸与对新生活的莫名期待中,他虽有着显贵的地位,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爱情,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,一如案上被人宰割的猎物般,无奈而惆怅。直至新婚之夜,他还依旧徘徊于焦虑无措的边缘,找不到生活的重心。他甚至没有勇气掀开盖头,看一眼床榻上的新妻,他害怕再次陷入爱情的深渊,也害怕再次失去,亦流转着对惠儿的不尽思念与愧疚。他默然地伫立于窗前,在薄凉月色的映衬下,愈显寂寥。
听到纳兰轻轻地叹息,卢氏只觉两眼酸涩,内心凄楚。她怎会不知纳兰的心事呢,自她识字起,就爱上了纳兰的词令。他的每一首词,她都会反复吟诵,细细品读,其中滋味,她比谁都懂得。不知何时,她的心里,就再也放不下长她三岁的纳兰,她喜欢听到他的消息,喜欢有关他的一切,多少次,她为纳兰的惆怅而落泪,为纳兰的痛苦而神伤。只是纳兰心里,除了他的惠儿表妹,再难容下其他女子。
本以为此生再无缘与纳兰结为夫妻,可谁知,机缘巧合,惠儿竟被选为秀女,留在了深宫之中。而不久,皇上将自己指给了纳兰。也许,这便是前世注定的缘分吧。她内心深知,纳兰情深意重,定然无法忘记与惠儿相依相伴的时光,无论自己怎样努力,都不可能取代惠儿在他心目中的位置。可她愿意等,愿意用自己悉数的爱,去温暖纳兰的薄凉,抚平哪里癫痫医院好纳兰的伤痛。
自此,纳兰身边,总会多出一抹淡雅清丽的身影,温暖地陪伴着他。纳兰欲填新词,卢氏便在一旁低眉研磨,剪烛煮茗;纳兰若是庭下舞剑,卢氏便会在他疲累时,送上亲制的糕点,并用秀帕,轻轻擦去他额前的汗渍。有时,他们会在梨花树下,对弈几局,默然相伴;有时,他们亦会煮酒夜话,互诉心事。只是很多次,纳兰那黯然的神情会让卢氏心痛,纳兰那孤寂的背影会让卢氏心酸,多少个夜晚,纳兰独对残月,难以成眠,这些无不让卢氏为他心忧。因为懂得,所以她能够体会到纳兰的心境,了解纳兰的所思所念。而作为一个妻子,她愿意隐藏起自己所有的情绪,只为丈夫送去清凉的关怀。
也许,曾经的失去,让纳兰懂得了珍惜;也许,是卢氏的爱,让纳兰感到了温暖。不知何时起,纳兰会反握住卢氏的手,与她漫步在花园之中;晨起,纳兰会亲自为卢氏画眉,亲手为她戴上雅致的玉簪。午间,卢氏总喜欢侧躺于梨花树下的美人榻上执卷轻眠,而不远处的纳兰,则会将这宁谧静好的时刻,细细勾勒。柔和的月色中,他们共绾同心苣,共书相思语,琴箫和鸣,剪烛西窗。卢氏的出现,犹如那春日梨花般,点点沁入纳兰的内心,弥散着淡淡的芬芳,恬恬的清凉,纳兰喜欢她的聪慧静美,亦喜欢她的善解人意。其实,对于纳兰,与其说卢氏是他的爱妻,莫如说卢氏是他的红颜知己。
蓦然想起一句话:上帝给你关闭了一道门,也定会为你开一扇窗。对于爱情,何尝不是?当一份情缘走到尽头,也定会有另一份情缘,为你停留。只是有些人,总是活在过去的记忆里,沉浸在失去的悲恸中,难以自拔。其实,与其这般,何不选择走出阴霾,把握当下呢。一向年光有限身,莫如怜取眼前人。
(三)将离
有人说,婚姻是爱情的坟墓。是呵,当两个相爱的人,从花前月下,你侬我侬,携手走至现实生活的一粥一饭,一点一滴时,当初的浪漫与热情,难免会被烦琐和平淡所消磨,即便是再恩爱的恋人,倘若意志不坚,也终是难逃情到浓时情转薄的命运。
一直认为,真正能够不离不弃,携手一生的人,最初未必就情投意合、彼此相爱,只是他们的心,会在现实的考验、时间的见证下,愈加契合,愈加坚定,一如那含沙的珍贝,历经风雨的摧残和痛苦的打磨后,终会孕育出晶莹的硕果。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,总会有一方,甘愿承担起家庭的烦琐,甘愿默默地奉献,不辞辛劳,不求回报。
也许,失去至爱的纳兰,从未奢求过即将过门的妻子,能够抚慰自己苍白的灵魂,温暖自己冷寂的心。他只是倦了,厌了,想要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,让迷失的自己,不再坠落。只是他没想到,原本想要拥有一缕阳光,而卢氏,却给了他整个太阳。
当纳兰目光淡漠,不愿接受卢氏时,卢氏虽然心痛,却会主动执起纳兰冰冷的手,给他温暖,给他微笑;当纳兰独立斜阳,身形萧索时,卢氏虽内心悲戚,却仍会于不远处,默然相伴,不离不弃;当纳兰痴看夕阳下的一丛香荑草,不自觉地拿出那绣有并蒂莲的荷包时,卢氏虽两眼酸涩,心泪暗垂,却依然会微笑着为他披上外衣,担心他受凉。
对于家里琐事,卢氏总能够打理的青海哪家医院专治癫痫?井井有条,且待人宽和,赏罚分明,颇受丫环婆子们的喜爱。对于明珠二老,卢氏更是当亲生父母般孝敬,亲为他们做羹汤,亲为他们裁制衣裳。她深知,纳兰身为皇帝的御前侍卫,终日要看皇帝的脸色行事,着实不易,所以,她更要做好一个称职的妻子,不让丈夫有任何后顾之忧。
很多时候,纳兰都会随驾出宫,少则一日,多则半月,虽说是短暂地分别,但卢氏仍会在得知消息后,精心地为纳兰整理衣物及路途所需。对于纳兰的生活里短,卢氏都会亲力亲为,事事考虑到全面才放心。虽然有时,她会感到心力交瘁,愁苦烦闷,但能够换来纳兰的一抹微笑,一个温暖的神情,那么,一切都是值得的!
“一行白雁遥天暮,几点黄花满地秋”,春秋徙转,流光飞逝,转眼又是一度秋凉。那苍茫的天暮、南飞的白雁、和飘落一地的残红,无不透着薄凉萧瑟的气息,仿佛正在酝酿着一场黯然的别离。此时,只见那富丽的花园中,精致的阁楼内,一个秀眉微颦,淡雅清丽的女子,正在痴痴的看着南飞的白雁,双眸蓄满了泪水,却强忍着不让它落下。
不久前,卢氏得知,皇帝要让纳兰随驾去塞外巡视,而此次出行,路途之远,环境之劣,恐怕数月都不能与君相见。哎!这怎能让她不悲痛呢!只是,在府中上下最焦躁纷忙之际,她虽有千般不舍,万般眷恋,又怎能表现出来呢,再者,卢氏也不愿让纳兰看到她满脸的泪痕与凄楚,为她担心,所以她只得强忍了泪水。
久久伫立后,卢氏像往常一样,精心为纳兰打理路途所需,只是为何,眼下愈来愈完备的行囊,她总觉得还不够,总觉得空落落?如果可以,她真愿追随纳兰而去,无论是萧索塞外,还是炙热的大漠。
深陷爱情的女子,是最温柔,最痴傻,也是最决绝的,她们愿意为了爱,毫无保留的交付自己,即便承受痛苦、相思、别离,也绝不放弃。正如一位痴情的女子所说: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,到如今我已为君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;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,到如今我已为君堆集成永久勿忘的爱心!
(四)相思
别离的渡口,有徘徊的身影,有苦涩的笑容,也有隐忍的泪水。彼此相扣的手,就在无奈分开的刹那,变得苍白,变得无力,似有一把无形的刀,蓦然剜去了大半颗心。本以为,让相思疯长,愁绪蔓延,眼泪抛落就可以湮没那渐行渐远的身影,填补空芜的心,可谁知,它只会让萧索的身影,愈加冷寂;让薄凉的心,愈加凄迷。
“人杳杳,思依依,更无芳树有乌啼。”转眼间,已是路迢迢、人杳杳、思依依。再回首,已没有了牵念的身影,没有了满庭的芳树,也没有了熟悉的气息,伴随纳兰的,除了凄冷的月色、悲凉的乌啼,便是无边无尽地离愁和别绪。人生总是这般无奈,想要守候一份简单的真情,却又摆脱不掉那些黯然地别离;想要留住一抹芙蓉的清香,却又眷恋起一树梨花的暖意。我们总是在种种矛盾、种种选择中挣扎徘徊,放不下,又拿不起,直至最后,也未必知晓所有的谜底。
“红蜡泪,青绫被,水沉浓。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”,岑寂的夜里,纳兰临窗独坐,久久未能成眠。看到床上铺就的寒衾,红烛流下的残泪,石家庄儿童医院看癫痫怎么样与窗外微漾的秋水,他的思绪,不禁穿越重重阻隔,来到了与妻子相依相伴的温馨日子里。只见,爱妻盈盈走来,端着亲手熬制的羹汤,连空气中都氤氲着沁人的清香。耳边回荡起,妻子体贴的话语,直抵心上,温暖了纳兰的每一处寒凉。他不禁握住妻子的手,欲将她揽入怀中,可一阵萧瑟的西风吹来,蓦然消散了所有的温情,而握在手中的,唯有无边的孤独与不尽的落寞。
“别绪如丝睡不成,却忆红楼半夜灯。起来呵手封题处,偏到鸳鸯两字冰。”已是深夜,离愁别绪恍若千丝网般,折磨着纳兰的心,让他无法成眠。这时,纳兰再一次忆起与妻子在红楼暖阁煮酒夜话的美好时光,他们执手相对,互诉心事,幸福和谐,好不惬意。只见面前的妻子,如梨花般,在点点光晕的映衬下,愈显柔婉娇美,又似春风般,清凉舒心,拂去了他一整天的疲惫。
想到这里,纳兰再也按捺不住对妻子的思念,不顾荒郊野外的寒冷,起身铺开红笺,提笔诉说内心楚楚的相思。只是,为何写到鸳鸯两字时,他的心会这般凄冷,他的眼睛,又会这般的酸涩!空自叹:独对残烛孤衾寒,欲题鸳鸯两字冰,纵有满腔相思,却不知何时才能与卿相见!
“白衣裳凭朱阑立,岁宴知君归不归?”而此时的卢氏,何尝不是倍受相思的煎熬?自那时一别,已有数月,眼看一年一度的岁宴就要到了,不知在这团圆喜庆的节日里,心念的丈夫,能否归来?“月也异当时,凄凉照鬓丝”,多少个日夜,卢氏不顾寒凉,独自凭栏凝望,只愿等来雁子携来的消息,只愿盼到丈夫归家的身影,即便换来的,是一次次失落,一次次心痛,她也从未放弃,从未停止过等待。
“晚妆欲罢,更把纤眉临镜画。”又是一个深夜,卢氏欲罢晚妆,却不禁拿起画笔,含泪对镜,一遍遍将纤细的秀眉描画,相传,只要将双眉画的长一些,内心那不尽的思念,便能通过一份相犀的情意,带到思念的人儿梦里。如果可以,她宁愿彻夜不眠,也要将内心的爱,带去给远方的丈夫。
离别,从来都是一个疼痛的字眼。有多少人愿意从甜蜜的过程中,走出来,匆匆抵达一场冷落的结局?只是有时,我们不得不面对离别,不得不承受疼痛。其实,倘若人生真的没有了离别,就一定会幸福团圆吗?也未必见得。平淡地拥有,总是让人不知珍惜,心生倦怠。而短暂地离别,何尝不是爱情的保鲜剂?也许,正是有了离别,爱情才不至于那般平淡无奇,那般容易被人忘记。
(五)归家
苍白凌冽的冬季,总是让人心生悲戚,感怀起温暖的过去。此时,身处塞外的纳兰,更是因思念太浓,愁绪太深而复犯了寒疾。这是他第二次遭遇此病,犹记得初次,他面无血色的躺在床榻上,全身上下似浸入冰窖般,寒冷刺骨。即便室内,升起了无数火炉,也温暖不了他那冻僵的血液,捂不热一颗失去挚爱的心。而这次塞外犯病,更是让纳兰如坠深渊,眼前一片晦暗,冰冷。
阅读和发表文章请来心雅文学网!免费阅读心雅文学网每天推送的精美微刊内容。
上一篇: 幸福的门槛-[情感散文]
下一篇: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9生命生命
Copyright © 青草坡文学网 2002-2016, All Rights Reserved . ICP备 12009818号